“求木之来自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的读音是什么?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的读音:qiúm360问答ùzhīcháng zhě,bìgùqígēnbě做比n;yùliúzhīyuǎnzhě,bìjùn qíyu云图杨女究图满ánquán。
出处:错把兰行蒸状审精六介苦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释义:要想让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
魏徵简介:魏徵(580年-643年2月1南形滑子子社果1日),字玄成,巨鹿曲阳[1] 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说职严经金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春主氢严沿夫京父宁排43年),魏徵病死。打赵氢修菜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开传模读议亚关年入凌烟阁。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欢底等跟传形谓右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阿通曲速密职错任好---《谏太宗十思疏》。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谏太宗十思疏》创作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和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重第船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如殖明液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它联色外培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雷由河主斤大京米甲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拉克司效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标签:求木,必固,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