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克林霉素过敏是什么症状?
克林霉素的副作用:1.1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克林霉素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反应,口服和肌注均可发生。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伪膜性肠炎(PMC)致最严重的并发症。腹泻的发生率因诊断不同差异较大,约2%~20%,常见于用药后的4~9h,可能与药物直接刺激和肠道正常菌群紊乱有关。单纯性腹泻与PMC出现与否并不相关,前者通常短暂,及时停药一般可自愈。现已证实PMC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所致,其发生率各地报道不一,为0.01%~10%[4],据流行病学调查,298例患者应用克林霉素后,3.4%的患者发生腹泻,无一例诊断为PMC,而另一报道表明,应用克林霉素的患者10%发生PMC,口服引起PMC的发生率比注射给药高3~4倍,而且老年及危重患者中常见。典型的病理往往在给药后4~6h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成黏液脓血样。大便涂片可见红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直肠镜检可见结肠黏膜有白到黄色浊斑,又是伴有明显的溃疡,与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相似,伪膜多由多形核白细胞、纤维素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而单纯性腹泻其镜检仅见轻度水肿而无感染征象,活检也未见异常。另外,PMC并发症与剂量无关,通常不超过1周,如诊断拖延,往往造成病情严重。 1.2 过敏反应 口服、肌注或外用克林霉素均可引起皮疹、荨麻疹、瘙痒,高过敏性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见于对青霉素过敏者)[1]。国外有两份早期资料(25年前)表明,应用克林霉素有25%的患者发生皮疹。但最近芝加哥Zazur等[6]在一个三级服务中心用有关医学资料进行克林霉素过敏性调查:从1995年4月~1997年4月由3896例克林霉素注射者只有14例(0.47%)发生不良反应,而后又发现其中7例是由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引起。因此得出结论:克林霉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比25年前报道的数字少得多,发生率<1%。这可能是该药制剂质量改进的原因,也可能是医生对该药熟悉应用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关于克林霉素过敏的报道仍有不少。武汉有1例患者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磷酸后,烦躁不安、咽喉部发痒、发紧、憋气、呼吸困难、全身起猩红样红斑[7]。广州儿童医院发现2例过敏者,一患儿静脉注射克林霉素后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四肢冰冷、双上肢微颤动,给予相应措施后,症状缓解。另一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5天左右,突然高热寒战、面色苍白、四肢发绀、哭闹不停,停止输液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恢复正常[8]。据有关专家统计,克林霉素治疗痤疮时,3.33%用药后有轻度瘙痒及干燥感,2~3天后即迅速消失,继续用药不再复现[9]。比较国内外的报道,可见其过敏反应发生率的数字差别较大,这可能与给药途径、患者所患疾病及严重程度、调查者的信息来源不同有关。 1.3 肝功能异常 有些患者在应用克林霉素后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但无肝病毒指标。多数为一过性,停药后即可消失。早期资料常描述为“可能有肝损害”。近期资料表明:转氨酶升高主要与肌肉注射时损伤局部肌肉,同时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代谢产物干扰转氨酶测定时的比色结果有关,并非肝细胞损伤所致[4],但克林霉素主要在肝中代谢,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应慎用。 1.4 局部反应 见于注射给药。肌肉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长期静脉滴注可能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1.5 皮肤黏膜症状 该症状较为少见,患者偶可出现多行性红斑、Stevens—Johnson或Lyell综合征[1]。 1.6 其他不良反应 1.6.1 血液系统 口服或肌注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血小板缺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较轻微,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1.6.2 神经系统 具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1.6.3 心血管系统 大剂量静脉滴注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电图变化等心血管系统异常,宜稀释后缓滴
标签:克林,霉素,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