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百书>生活百科>腾讯微博为什么会被新浪微博打败?

腾讯微博为什么会被新浪微博打败?

2024-05-30 11:52:11 编辑:join 浏览量:622

腾讯微博为什么会被新浪微博打败?

腾讯微博为什么会被新浪微博打败?

谢邀。

不管是腾讯微博还是新浪微博,它们都是模仿自美国的 Twitter 。而国内最先模仿 Twitter 的是王兴于 2007 年创办的饭否网,但饭否因为政治原因在 2009 年 7 月被关闭了。

新浪微博于 2009 年 8 月成立。新浪利用明星、大 V 效应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群。而后,网易,搜狐,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微博产品。

各种各样的微博产品大都失败,只剩下来具有媒体基因的新浪微博和社交基因的腾讯微博。

新浪是靠门户网站起家,营销也做的风生水起。 微博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媒体属性,采用点到面的“广场式”传播。

而腾讯靠 QQ 起家,具有强烈的社交属性。QQ 是一种点对点的社交工具,用户群体更广泛,但也因此使得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受到冲击。

为什么微博不能像门户网站一样处于一种共存的状态?

对于社交类的产品,必须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 好比你的生活社交会用微信,媒体社交会用微博,两性社交会用陌陌等。你也可以感受到,工作之后,你甚至连用了十多年的 QQ 都没怎么上过了。所以 QQ 现在在向低龄化发展,如果是办公就用 Tim(简洁版 QQ)。这也是它想和微信区分的地方。

而当时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当时本质上就是类同质化。 因此,微博只能一家独大。

从用户角度来看。如果两家微博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为了更好的互动,一定集中在一个微博。

既然总要选一家,为什么是选择新浪微博呢?

腾讯微博是在 2010 年 4 月创立。腾讯微博内测比新浪微博整整晚了 8 个月。 这对于一个战略性产品来说,几乎是难以追赶的时间距离。

而新浪当时内部环境也有这个条件去打磨一个产品。

因为新浪内部已经有了稳定的管理层。

在此之前,新浪的管理层频换,是曹国伟收购新浪大量普通股,管理层抱团才成为了新浪第一大股东。

新浪之前的门户是非常成功的,但要拔高新浪的股价,管理层将希望都压在了微博上。 既然产品的成败关乎自身的利益,管理层自然是倾尽全力。

新浪之前门户的优势在于内容运营,就是将网站的内容推销给用户,这件事新浪已经干了十多年。而腾讯的社交本质上并不需要推广内容,更多的是用户之间的点对点交流。然后通过 QQ 来进行导流。

所以在内容运营上,腾讯微博当时确不及新浪微博。

不可忽视的是,新浪微博之前的新浪博客也获得成功。博客一来积累了大量的名人资源,二来对内容的再包装能力也非常有经验。这对运营后来的新浪微博有极好的基础。

所以讲, 如何炒作一个话题,让更多的用户接触到这个话题,再在这个话题上再生产内容。这事新浪干了很多年。

而腾讯对于 QQ 弹窗的依赖使得内容运营能力稍弱。不过,腾讯也是奋力一搏。

为了说服名人转投腾讯微博,腾讯使用各种手段。送苹果手机,支付高额“创作费”,内向的马化腾甚至亲自上阵邀请自己熟悉的人成为腾讯微博用户。

即便在 2011 年腾讯宣布微博用户达到 1 亿。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来自于 QQ 的导流和僵尸粉。

“能战胜微博的,一定不是另一个微博。“

如迈克尔.波特所提示的:

“挑战者必须找到不同于领先者的新竞争方式以取得成功。“

事实上,腾讯微博创办的原因是马化腾看到新浪微博直接威胁到了 QQ 社交领域霸主的存在,当时许多人通过微博私信进行聊天。

因此,腾讯微博的战略不太像是一种扩张式的行为,而更像是一种防守型的行为。

实际马化腾是害怕 腾讯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社交关系链被新浪抢走。

而到了微信推出以后,微信壮大到比新浪微博还大,甚至差点乱了新浪微博的阵脚。

毫无疑问,微信是一个更比微博更现象级的产品,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在移动互联网上未有动摇,目的显然已经达到。

这点可以在《腾讯传》里看到:

马化腾知道,因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于是乎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宣布进行架构调整,腾讯微博和门户融合。腾讯微博不再和腾讯网、腾讯视频并称腾讯网媒三大平台。战略地位被削弱。

结果是, 输了微博,赢了腾讯。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当年我知道微博的时候,有个师兄说腾讯拥有大量用户,腾讯微博一定能把新浪微博干掉,我觉得好有道理。

然后我准备注册个腾讯微博,但当时竟然要邀请码。

于是我注册了个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自己搞死自己,怪谁呢。

(我本人认为在推广初期就搞这么个玩意,除非产品本身非常有吸引人的价值,要不然就是作死,另外腾讯微博确实就是另一个qq空间而已,没把qq好友分开隔离也是一个很多人不想用的原因)

评论有说芝士回答,1024的也是要邀请码,可它们注册后都有优质内容可看。。。。实际上我当年还真找师兄要了个邀请码,注册后发现没啥好看的,当期待跟预期不一样,剩下的只有失望。

所以邀请码不是主因,没有(对用户而言的)优质内容可看才是主要原因。

由于整体体量上的碾压优势,腾讯被认为是新浪微博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但是它也有一些局限和战略上摇摆。

第一:腾讯微博在腾讯体系内一直是一个战略优先级不明确的产品;

第二:腾讯微博在内部其实很难得到持续的资源支持;

第三:腾讯微博在运营策略上也有问题。腾讯天生缺乏内容基因,长板是社交基因;

第四:随着微信的逐渐兴盛,以及手机 QQ 在 90、00 后族群中奇迹般的复兴,腾讯的社交帝国疆界变得空前稳固,腾讯微博的防御价值正在日渐下降,最终变得不再重要。

接下来,我们详细看下。

和新浪进行微博之战的主力军基本来自于旧时代的所谓「四大门户」,即新浪、网易、搜狐和腾讯网,其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又以腾讯为最。

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腾讯当时的微妙心态。当时的腾讯,同样站在 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交叉口上。在 PC 时代,除了 QQ 一骑绝尘之外,腾讯的大部分产品都来自于跟随热点并发力反超的模式,这一模式使得腾讯在业界口碑不佳,倍显创新乏力。

而 2010 年的 3Q 大战又使得腾讯的整个价值体系和消费者口碑都面临严重的挑战;加上当时 QQ 用户群体的增长后继不佳,微信这个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支点尚未横空出世,所以不难得出结论,腾讯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是兴奋、警惕又充满不安的。

360 的周鸿祎虽然十分凶猛,但是毕竟只是在一个较次要的领域,即安全领域与腾讯纠葛。而新浪微博可不一样,它被看作是下一代的社交产品,人气增长极快,这已经侵入了腾讯的领海。

同样,微博虽然不是为即时通讯而设计的,但其私信功能仍可以看作是一种通讯工具,特别是微博在此后将私信功能升级为实时版,由此,关于新浪微博要做即时通讯的声浪一时在业界广泛流传,这无疑都让腾讯高度紧张。

2010 年 4 月 1 日,腾讯微博开始小规模内测;5 月 1 日,腾讯开始开放用户邀请注册,这使得「五一」成为第一批使用腾讯微博用户值得纪念的日子。

当时,新浪微博也为腾讯的攻势感到紧张。尽管陈彤认为,从影响力格局来说,大而不强的腾讯网没法和有深厚媒体基因的新浪竞争;从名人明星资源来说,新浪微博将近一年的先发优势,也使得大部分 KOL 被新浪抢夺殆尽。但是腾讯毕竟是一个庞然大物,而且天生有 QQ 这种自带流量的国民级应用,QQ 空间、腾讯滔滔等产品也具有强烈的类微博或者说类轻博客的色彩。

陈彤当时不紧张的另一因素是,他认为以 QQ 群体为主体的用户群的年龄结构、社会层次、个人素质都较低,更为关注时政、新闻的新浪微博用户的素养则较高。他举的一个例子时,当时湖南的一位知名作家出版新书,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都开了直播,新浪这边的用户直接和作家讨论书的内容、风格,而腾讯用户则纠缠在「你是不是真的作者」之类的问题上。

腾讯微博的组建,从今天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是十分仓促的。

知名的社交研究者、媒体人徐志斌当时在腾讯网工作,他告诉沸腾新十年,当时接到的任务是,腾讯网的部分团队「成建制」的转入腾讯微博部分,负责运营、BD 等方向,而产品、技术等支持则来自于其它事业群的团队,为了提升效率,腾讯当时成立了一个跨四个部门的项目组,来推动腾讯微博的发展。

从表面来看,腾讯似乎是不惜全力的在推广腾讯微博。

陈彤回忆说,当时很多和微博有关的活动,马化腾都是本人亲自上阵,担任推广或演讲嘉宾,而新浪往往在很多类似活动中只是派出次一级的高管,他由此感概「马化腾为腾讯微博是太拼了」。

另外,资源庞大、资金充足的腾讯微博在拉名人方面也不惜投入,他们旨在发现那些还没有开放微博的名人,比如飞人刘翔。经过种种运作,2010 年 12 月 10 日 20 时 53 分,刘翔的腾讯微博关注者突破 800 万,超过 Twitter 网站的第一名 LadyGaga 近 70 万人,成为腾讯当时宣传的「全球第一微博」。

此后,郎咸平、梁文道、李连杰、陆川、林俊杰、蔡依林等各类名人、明星也纷纷在腾讯开设微博。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很多分析者认为,腾讯微博的内容策略并不够成功,原因是其不断摇摆,而且,其中很多明星都是受邀而来,他们在腾讯的发声更像是履行一种商业责任,而非如姚晨在新浪微博中那样,真正地找到了身在粉丝中的感觉,非常自在和主动。

不少人认为,腾讯微博其实很有希望,因为腾讯一直用差异化的方式来做微博,给微博导入了更多的社交因素。而新浪微博则是在社交跟媒体之间不停地徘徊。

不过,当新浪稳定下来,决定以内容运营的方式来主导微博的发展时,内容能力偏弱的腾讯就失去了优势——当人们越来越多地把微博当作一个媒体内容平台而不是一个社交工具的时候,内容占优的新浪微博也就优势更加突出。

当然,这不是没有代价的,代价就是今天的新浪微博几乎成了一个少数的中心化(无论是机构还是大 V,无论是大号大 V 还是小号大 V)发言者的平台,更多的用户从乐于发言变成了乐于游逛的看客。而这种结果最终导致独立上市后的微博股价不断下滑——每当有新的内容平台崛起的时候,新浪微博就要遭受一轮冲击。

不过,沸腾新十年还访问了更多的当时身在核心的亲历者,他们对腾讯微博最终的衰落给出了更为系统性的总结:

第一个原因,是腾讯微博在腾讯体系内一直是一个战略优先级不明确的产品,有时候它因为马化腾的亲自上台打气变得很重要,有时候又显得不那么重要。

亲历者 J 认为,腾讯微博始终「妾身未分明」的原因,是马化腾本人天生对于公开关系链形态的社交产品有种无法言说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是建立在腾讯成功的基石性产品 QQ 是非公开性关系链社交的典范式成功的前提之上的,换言之,马化腾本人可能更倾向于相信:非开放关系链的社交产品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而微博恰好不是这种形态。

事实也证明,腾讯正是在下一代非开放关系链产品——微信中找到了下一个十年的基石性业务,这到底是证实了马化腾的预测,还是因为马化腾的执念才让历史这样发展,的确是一个很难证明的科技史难点。

第二个原因,包括 J 和 Z 在内的一批实操者认为,正是由于最高层决策者始终没有明确腾讯微博的战略优先级,这使得外部看上风光无限的腾讯微博在内部其实很难得到持续的资源支持。

按照本文之前的讲述,当时为了加快腾讯微博的推出,腾讯内部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项目组,这在某种应激状态下可以视为项目优先级高的象征。但令人尴尬的是,当微博的竞争进入马拉松阶段后,腾讯并没有解除这个临时性的结构,用更常规性、稳定性的管理架构代替它,而是一直维持这个临时状态,这就使得微博项目难以获得持续的资源支持,跨部门沟通成本极高。微博的运营团队主要在北京,而技术等团队主要在深圳,两地协调十分困难。

最关键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新浪没有QQ。从qq空间到新浪微博,是社交领域的跨世代更新,在这个意义上,对受众来说,平台越没有低世代沉淀基础,在新世代就越有逼格,越有号召。

是的,新浪微博赢就赢在它在社交领域几乎是个九成五的新人。它没有QQ号,没有腾讯几亿沉淀用户的劣势反倒在新生态袭来的时候成了优势。

这话怎么解?我先摆一个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隐藏细节,即新浪微博如日中天,万众归心,雄霸天下的2012/2013年前后,中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先驱用户,彼时正好30岁上下。1998年前后,是国内民用互联网开始加速普及的分水岭,国内大多网站也是彼时创立。那时候70尾,80初们要么初二,要么高一,大约不过16/7岁。由此后推15年,2012,2013年的时候,他们正好30左右。

三十而立,十几年网龄的他们,吃过见过,新鲜过,腻味过,到了想玩点真正体现澎湃内心,独立人格的东东的时候了。

他们玩过QQ,用过联众,泡过碧海银沙,在网吧花着3块钱一小时的费用,连天的刷过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沉迷过一塌糊涂,复兴过两全其美,撸着管子熬夜刷过人之初,追过韩寒李承鹏于建嵘的博客,玩过百度空间,驻扎过战沙,征战过超级大本营,收藏过西祠胡同,玩过还不对校外人士开放的逼格高高,毫无贬损的象牙塔后花园校内网。可以说,见识过更替,感受过兴,也品尝过什么叫和谐,什么叫太监,知道谁是贾君鹏,更有甚者,早就和QQ上认识的辣网友,撑着帐篷,咽着口水,心照不宣,顺水推了舟,再推金山,倒玉茎,品尝过不花钱不需要现实关系就能即达的人间欢乐。沧海笑,天亦老,e网情深,几度秋凉,他们怀揣着热望,饱含着迷茫,十年上网,热血未凉。他们或许不知道网络的发展究竟止步于何地,但潜意识里都觉得眼前千帆过尽,天涯豆瓣西祠胡同两全其美开心网尸骨未凉,网络本身可以更加进化,网络可以更伟大,网络可以把天下有识网民网罗一空,在那里腾蛟起凤,谈笑风生,蛋逼放空。

这时候,新浪微博出世了。

所有人在见识过它的简素,便捷,开放,新鲜,深刻,欢快,正义,无界,深远之后,都打了个寒噤,张大了嘴巴合不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微博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它给了所有渴望走向优质蓝海,主动深度沉迷的网民发了一张方舟号船票,给了所有在网络江湖城头的王旗变幻中自我迷失却又可望群体归属,面对众多衰败的网站无话可说却又渴望表达的人(这批微博早期用户当时大概30上下,念过大学,毕业后有一定社会经验,恋爱过也失过恋,乘过网络的东风,也闻过网络的臭屁)一个身份认可。

它给了所有早期先驱网民一张代表门槛,代表逼格,代表资历,代表诉求的身份证:微博id。这个id不局限于特定论坛,你虎扑豆瓣的话题,我畅聊无碍,你民生的艰苦,狗血的八卦,不管你是罗玉凤,还是陈冠希,通通是我舌下之鬼。你的声音,扩散无极限,你的生活,直播不保留,一见倾心,一心倾见,微博几乎完美解决了所有人的痛点,痒点,酸胀点。威力太骇人了。

什么空中网,流媒体视频,TOM和三大运营商运营的各种低端增值业务,全部被秒成渣,low爆了。各界人士早已预言,描摹,预测,实践过n年的所谓新媒体,自媒体,史无前例地出现在国人面前,那一夜的划时代意义,至今想来仍然感人至深,神魂飘荡。

腾讯微博?已有的几亿qq用户为什么没有形成导流效果?因为微博的早期用户都曾是qq的重度使用者,在改变的时代,划时代的档口,腾讯微博与qq空间的真假莫辨相似性,恰好对用户对微博使用形成阻隔作用。我用微博,是想换个活法,拥抱崭新人生,你老把我捆在qq时代,这多么影响我追赶新潮啊?

一个至今仍存在的用户年龄特性,就是qq用户相对微博,芝士回答来说,普遍公共话题参与度偏低。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帖子,转的最多的就是他们。低龄,低收入,低学历,低诉求,低信息分辨力的特点仍在维持。这是qq这款产品完成了早期互联网网民哺育之后,长久以来缺乏更新迭代和品牌升级故步自封满足现状导致的。桑塔纳既然培育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私家车主,那么在万花竞放的应该光荣地退出江湖。

腾讯微博就败在当所有的武林后生,学成手段,养成诉求,渴望江湖的时候,它给渴望去江湖锻炼证明自己的孩子提供的不是江湖,而是工具,不是豪门客栈,而是老家的荒村,不是各类高手,而是七姑八姨,不是红尘偶遇,而是孩提发小。

而新浪,本身就是做的最好的门户,从这里起步,你可以拥抱最大的江湖。

早期互联网用户,年近而立,羽翼丰满,通识厚积,打算投奔怒海,踏入江湖,走向另一个生态的时候,腾讯给错了东西,败得不冤。

简单点几点:

1、腾讯微博是防御性产品

从这点上,可以看到腾讯微博不仅仅是跟随者,而是一个满心焦虑但并不明白自己做什么的跟随者。他的目的也不会是打败新浪微博——嘴上,或者做白日梦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想法,但实际上的行动只是自保而已。

2、新浪微博发挥了自己的媒体优势

明星入驻、媒体入驻、名人入驻,这都是新浪微博搞出来的。发展没几天,新浪微博就已经和他的模仿源头——twitter愈行愈远了,更像是FaceBook和Twitter的结合体,还有很多不同。

腾讯微博看到了这个,开始学习。但是明星、媒体、名人都被新浪微博弄走了,腾讯微博除了复制一份,还能怎么办?有办法,腾讯微博走了“政务公开”路线,满世界请各地政府入驻……

但是你知道么,中国老百姓嘴上天天吹,其实根本不关心政治的。什么政府微博,Who Cares~

3、“微博”产品的认知定位,导致了关系链无法发挥作用

大家常说:腾讯xx亿用户基数,做啥都行。但是微博就不行……

全国人民都玩微博了,都知道微博是啥了。。所以腾讯的微博就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微博不是看最新热闹的地方么?为啥腾讯微博上面全都是我的朋友,我有QQ了,我有“朋友(腾讯产品)”了,我有Qzone了,我有……(总之又是个腾讯产品)了……我不需要再来一个微博给我做同样的事情。

4、微信出现,腾讯松了口气,手一松……

5、最后腾讯微博没有死

前几天还有个政府方向的客户要求腾讯微博活动呢……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腾讯主动放弃的结果,在微信没有绝对市场优势之前,腾讯是大力发展微博的;这在吴晓波的《腾讯传》和《激荡十年》中都有详细的描述。被新浪微博碾压的那两年,Pony也很焦虑,甚至不惜亲自发动好友来QQ开微博,如果腾讯长期以这样的精力和态度投入的话,最终超越新浪也是有可能的。

后来的事情就是张小龙创建了微信,以闪电般的速度建立起了另外一种生态,微信生态既不同于 Twitter 、也不同于Facebook。反而,微信与Qzone互为补充,一个圈内、一个圈外。从这时候起,腾讯基本上就主动放弃微博了。你很难想想一家公司同时存在三个类型的社交平台、同时做到行业第一,如果真是这样,可能就要自己和自己打架了。

因此,腾讯微博被新浪微博打败,除了一开始新浪就占先机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腾讯主动放弃的结果,大致这样。

…更多文章请到 老吴随笔之《新消费》 -芝士回答专栏

老吴随笔之《生活》 -芝士回答专栏- [生活随笔]

…更多回答请看 老吴 的主页

因为, 腾讯微博那玩意,它就不叫「微博」,充其量是另一种形式的QQ空间 。

作为我们这批90后,最初在网上冲浪的时候,主要玩的是人人,天涯,贴吧,以及QQ空间。

你会发现,同样是社交媒体,但它们各有各的不同。

之后腾讯弄出来个校内网,图标是个四叶草,差不多就是模仿人人网吧,但是没火。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 我们发现那个校内网功能和QQ空间没什么区别 。

QQ空间有黄钻,有背景音乐,有小视频,有空间小游戏,我为什么还要费劲吧啦去玩什么界面简陋的校内网,于是校内网凉了。

之后,腾讯弄出来了个腾讯微博。

反人类的注册码我就不赘述了,因为已经有回答吐槽了,这是腾讯多年做游戏搞内测那一套留下的臭毛病,一个社交软件还这么搞,纯属自己作死。

最主要的是,腾讯在自家产品与QQ号绑定这个策略上吃到了甜头。你会发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腾讯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会和你的QQ号有绑定关系。

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便捷。腾讯力求把QQ号打造成一个能通行所有产品的通行证。

对于一款网络新产品,初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前几分钟的体验能不能够吸引住用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产品后续的热度。

这也是为什么腾讯每出一款游戏,无论质量优劣,都会有人玩的原因。

因为反正人人都有QQ号,登录即玩,这相当于是一个无需注册的过程。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小小的免注册流程,因为大多数网民的嫌麻烦程度简直超出了你的想象。

然而,游戏搞通行证这一套OK,最好在游戏内还可以和QQ好友进行交互,更加是美滋滋,但一款社交软件,你同样搞通行证这一套,就行不通了。

之前说了,腾讯微博就是一款另一种形式的QQ空间。腾讯微博的存在,并不是独立于QQ的,相反,它和QQ之间具有很大的粘性。

你的QQ好友在腾讯微博里依旧会占据很强的存在感,所以某种意义上, 腾讯这么做,就相当于强行把QQ空间的用户人群拉到腾讯微博里来。

而我们用户需要的并不是这些,我们想要看个朋友的动态,聊个八卦,找点自我存在感,一个平台就足够了。

我何必要离开我熟悉的,经营许久的平台,转而去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平台呢?

就好像现在人们都喜欢发朋友圈,那你看看现在还有多少人玩QQ空间呢?(不包括那种一条动态要发遍所有社交媒体的人)

社交媒体这个东西,更多的时候, 本身就是一个寻求自我存在感的地方 。

你发条朋友圈,收获了很多赞,很多评论,那种被人关注的感觉令你很开心。

你玩新浪微博,没人给你点赞评论,你觉得无所谓,为什么?因为微博上有很多大V,明星,官方媒体,找存在感还轮不到你,但你能在某一条大V的微博下上个热评,你就很开心了。

玩QQ空间朋友圈,核心思想是「我很重要」,玩新浪微博,大家看重的是「善于分享」。

因为新浪微博上,更多的是和你无关的人,人就是这样。

乞丐不会去嫉妒那个百万富翁,他只会嫉妒那个比他多讨了两块钱的另一个乞丐。

阶级不同,没有交集 。

最简单的道理,我是尊贵的黄钻7用户,空间花藤满级,发条说说有几百个赞,几十条评论,我去玩你那个腾讯微博,发条微博,没人赞我,没人评论我,我从一个光鲜亮丽的贵族,被打回原形,变成了一个没有闪光灯聚焦的平凡人,我可受不了这种打击,鬼才愿意去玩,哼。

因为新浪微博最开始是可以畅所欲言,是可以全世界可见的。

这种新奇的表达方式,更受当时苦于没有表达窗口的用户们欢迎。

今天,想带你们简单回顾一下12年前的微博。

距离互联网上第一条微博发出,已经 12 年了。(2009 年 8 月,微博推出内测版,10 年迎来大规模注册。)

朋友和我说这件事时,我惊讶了下,又有些感慨。

那时在微博上,我们有好多好多话想说,也有好多好多想说话的人。

那时发状态,话多且密。

一天要连着发好多条。下雨了,发一条,天晴了,发一条,出彩虹了,更是要跟着刷屏发。

曾经的微博重度使用者王菲有个词形容得很贴近:

“青春期”。

我们集体进入了微博的青春期。

12 年后,我真的很怀念那段青春,和那个话痨的自己:

“那时的微博是真好玩,微博上的人是真可爱。”

微博最开始出来,大家像碰上了个新鲜玩具。

新鲜、好奇。

不知道怎么玩,就各种瞎玩。

先开号,呼朋唤友——

“以后这里见!”

那时发微博根本不怕社死,就得让亲近的人知道你的微博号。

同事@么有钱 第一条微博@了一大片,全是室友。

以前能在宿舍吼一嗓子的事,变成了非得在微博上说。

开完号以后就得找人互关。

最有意思的是那英,追着朋友们喊,“我是老那,快来关注我”。

那时全网都知道她和柯蓝关系好,她叫柯蓝“死三八”了。

互关以后就得互动。

比如让评论区上下楼的陌生人互粉。

比如凭兴趣组建粉丝群。 刘烨组了个火华社,社规很无厘头,

一条是:“能很快说出大象的名字。”

另一条是: “热爱月亮。”

很傻但很好玩。

朋友回忆当时对微博上头的状态 ,盯着电脑,看多少人 @ ,多少人评论,

“每天晚上不睡觉刷,一个人像个傻子一样笑。”

那时上微博,除了新鲜,还有种幸运——

就缺这么一个说话的地方。

话可以敞开说。

QQ 空间碍于老师长辈不敢发的心情,全发在微博。

不担心骚扰别人。

很多人第一次用 @ 功能,就是在微博上。

看到一条狗,@下朋友,“和你好像哦”。

看到一个沙雕段子,@下朋友,“快看好好笑哈哈哈哈哈”。

更不担心暴露自己。

有人把真实朋友圈搬到了微博。

比如公开谈恋爱进度。

刘恺威和杨幂谈恋爱时,几乎是在微博上写恋爱日记。

表白了:

“我真的好想好想谈恋爱!”

“终于可以大声说我有女朋友了!”

你仔细看,他激动地连发两条。 那时微博一条只能发 140 个字,根本不够说。

过节了:

直接晒出热吻照。

朋友@TL 如今搜自己的第一个微博 ID,惊讶发现留着一个“过时”的表白:

前男友在 13 年 1 月 4 号这个时间点 @ 她,要和她一生一世。

就如同那时在微博上的表达,直接而热烈。

当然更重要的是,那时微博上能吵架。

且能好好吵架。

同事@晓星 说,当时会发私信给喜欢的明星,对角色提意见。

对方也会回她,俩人还会交流。

那时微博上的人们,整体都是一种状态:

不设防。

如果你翻翻最初的微博,你还会发现一个让人挺触动的事:

那时的微博,人和人交往是没有壁的。

你很容易有粉丝。

且都是真人。

也许你们喜欢同一个明星,或者有同一个爱好,互粉下,就是朋友了。

你们也会很频繁地互动。

当时你肯定不会漏掉互粉好友的消息。

因为那时人少,信息也少,也没什么广告,刷两三屏,就能把新消息全刷完。

@么有钱 还说了个当时的一个社交仪式:

互粉朋友发的状态,你一定要转,一定要点赞,一定要评论。

就是让人感到,有人在实打实地关注你。

你们甚至会建立超长时间的友谊。

@YY 和一位男生好友是在微博上认识的。

俩人都喜欢苏打绿,看到对方发的歌词微博,加了好友。

在私信上,他们聊演唱会,聊新歌,聊最近的趣事。

后来那个男生毕业,去了北京,在私信里留了一个约定:

“(北京)下雪的话,我用微博直接@你。”

那时,明星和明星间交往,同样没有壁。

有个朋友说,当时看明星微博的互动,会有种误入他们私人 QQ 空间的错觉。

真实又有趣。

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晓明和郑渊洁。

你知道俩人是怎么认识的吗?

通过微博版聊。

一个说是对方的影迷,一个说是对方的书迷。

一来二去说嗨了,约着要见面,甚至把时间地点都写在微博上:

“7 点半,

水立方北侧国家会议中心。”

后来俩人真成了朋友,生日时还要发短信祝福。

最后,你还会发现,明星和素人的交往,也没有壁。

明星@粉丝,和粉丝一起玩梗很寻常。回粉丝的私信也很寻常。

最有趣的是王菲。

她甚至在微博上给网友转发相亲贴,说不能让好姑娘捉急。

几年过去了,现在点开那个女孩的微博,发现她已经结了婚,为人母了。

那时在微博上,没有人设,没有机器人,

大家愿意交朋友,也能交到朋友。

用王菲的一句话说是:

“微博真好,有血有肉。”

今天怀念最初玩微博的日子,其实也是怀念那些微博上的人,和一起做过的事。

甚至就是起微博名这样一件小事。

朋友@D 开微博时有个好玩的约定,全校同学的微博名都用一个前缀:

“義拾一生”。

这是他们的校训。

齐刷刷的,一看就知道,是自己人。

会一起转发校歌,转发运动会的视频,特别燃。

也会一起做好玩的事。

同事@七掷 和爱听歌的朋友开了个话题,叫#展览路电台#。

这是朋友家附近的一条路名。

每天他们轮流往里放一首爱听的歌,放了一年。

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也会一起做好玩的事。

比如最近流传的一个旧帖:

一个关于北京 10 号线金台夕照地铁站的心动故事。

在用户并不多的 2011 年,这条微博被转发了 8000 多条。

全网都帮着那个男孩,寻找他的心动女孩。

后来女生知晓了,专门注册了一个微博回复:

“非常感谢你的真诚。”

最后,也是最让人触动的,那时人们会一起,促成某件好事发生。

比如实现一个卖糖葫芦的小哥的新年愿望。

一个学校卖糖葫芦的小哥收到通知,下学期不让卖了,但他很不舍。

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转发,@ 当时的校领导。

校领导回了,留下了这个小哥。还说了一句话:

“谢谢为此事而努力的人们。”

这些美好的事,在当时的微博,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而 12 年后,有些故事很难再发生了。

我们没有那么多话想说,也没有那么多想说话的人。

有些人把微博当作一个树洞,不愿意被发现,也不想被听见。不互关反而成了一种社交礼仪。

有些人离开了微博,再也没回来。有些人的微博状态,停在了某一天,不再更新。

那些有趣的、新鲜的、蓬勃的,都减淡了。

12 年后,微博告别了它的青春期。

我们也是。

其实腾讯比新浪微博要早出很久,腾讯很早就仿了twitter,当时不叫微博,腾讯叫滔滔,域名是 http:// taotao.com ,意思是滔滔不绝,其实很符合中国的人的一个名字。大概时间是07年。当时我读书,无聊的时候玩。所以还是比较记得的。

作为一款仿twitter的产品,滔滔并没有太在意运营。当时基于智能手机并没有太普及,滔滔能够发布的客户端渠道也有限。主要是网页版,和QQ签名同步之类的更新。属于腾讯自娱自乐的性质。

可惜,腾讯的运营太差。新浪微博虽然推出时间晚了两年,但是,新浪的先天优势是,拥有大量的明星资源。在博客时代打造徐静蕾,到微博时代仍然走明星路线。明星的粉们肯定更愿意时刻关注自己的偶像。这样迅速累积的大量的注册量,从而提高了活跃度。在中国的互联网工具,最能够吸引注册量的就是名人效应。。。芝士回答开始也是如此做的。让互联网大佬来芝士回答上答几个题,芝士回答马上就被互联网程序员占领了。

腾讯一看新浪微博用明星吸粉这么成功,马上又修改策略,把滔滔给关了,推出腾讯微博。然后也搞明星资源,可惜,再怎么都是跟风,都无法和新浪相比。就像QQ一样,累积了先发优势之后,无人敢再在IM工具上挑战QQ。

如果时间能够倒退,腾讯一早就会在07年滔滔的时候,签约各大明星。

可惜,没有早知道。

就凭新浪微博注册了 http:// weibo.com 然后改名“微博”,其他模仿者也就追不上了啊……

当时有扣扣空间,而且空间和腾讯微博真的好像。

而且腾讯微博就和朋友圈一样。

你发一条签名,空间微博朋友网都给你,都帮你发了。

其实我有的时候只是想发一条说说,他都给你同步到微博的,同步到朋友网。下面默认同步 懒得点取消。

当时我就感觉。我发一条QQ空间就够了,玩你那些搞个毛?

那你肯定要说,现在我们某些人 同一个动态空间朋友圈微博ins等等都发一遍,但是若是我们所有软件的好友都是那些人,不然只留一个不就好了。

无聊时候看看八卦段子,当时微博能找到。腾讯微博...唔 印象里都是认识的人,和空间好像 要你何用。

之前空间说说的版本是,转发说说后,能看到上一个人转发说的话,咯 微博转发不一直那样么?

微博的火拼阶段在2012-2014年。

最终是新浪微博胜出。随着腾讯在2014年撤销微博事业部,“微博”这个词在现在很大程度上就等同于“新浪微博”了。

这其中的原因有两点:

可以说,新浪之前除了“博客”基本上没有什么特色产品,一直是门户为主。

“微博”可以说是给了新浪最好的发展机会,并且将自身的门户优势发挥到极致,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

而对于腾讯来说,微博对其来说只是“防御性”的。在微信的地位没有被稳固之前,腾讯当时尚且看不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这块蛋糕,在2012-2014年期间是必须要抢的。

而随着微信的地位被稳定,腾讯已经无所谓微博这块蛋糕了。

到了2018年,微博是最为实时的资讯传播工具,而且其及时性已经远非其他媒介可比了。

资本化的成功运作是新浪微博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阿里巴巴在2013年入股之后,新浪微博加速分拆和独立上市,最终于2014年更名为“微博”,并且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在上市初期,微博的股价曾经一度从18美元的发行价跌至8美元附近;不过随着网络热度的提升以及和阿里的营销整合,微博股价一路上扬,目前在130美元左右,可谓是资本市场运作的一个成功案例。

总结: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援,任何互联网公司都不可能有良好发展或脱颖而出。微博的胜利,除了新浪本身与微博高度的协同效应,其实背后还是阿里和腾讯的角力。

微博的全称是微型博客

网龄久的人应该对博客有些印象

大概03.04年左右,博客兴起,新浪博客一骑绝尘

恩,上榜的都是上亿阅读量的怪物

当然了,这是现在的数据了,当年肯定没这么恐怖

至于腾讯博客...

Emmmmm...

我对它唯一的了解是后期被QQ空间吞并了

但这也说明了

在做微博之前,新浪已经碾压了腾讯

至于原因?

新浪的血统是媒体而腾讯的血统是社交软件

按理说,微博这种社交平台应该腾讯更有利一些。

不过,大家仔细想想,大多数人用微博是在看什么

看明星,看新闻,看段子,看网红

很少有人是在看自己的朋友

所以,微博与其说是社交平台,不如说是带有社交属性的媒体平台

微博,是给媒体提供内容传播渠道的平台。

拥有更多媒体属性的微博自然获得了

而腾讯也根据自己的特性走出了另一条路

对,就是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

顺便,腾讯现在也拥有媒体平台了

对,就是公众号..

我在腾讯微博被封过20多个号,而且我也不知道封号的原因

有过两次,我的号每隔几十秒就会涨一个粉,持续好几天,估计是别人买粉然后卖家错给我了

还有骗子虚拟一个“记者陈佳欣”的身份骗捐款之类的

到了后期腾讯微博更是恶性循环,看着人气下跌,所以懒得维护,于是各种bug层出不穷,进一步导致人气下跌,后期注册还要身份证实名制

网易微博:让傻逼滚蛋;

新浪微博:让傻逼进来;

腾讯微博:自己是傻逼。

标签:微博,腾讯,新浪

版权声明:文章由 酷百书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kubaishu.com/life/42421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