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过程及结论
格里菲思的活体细菌转化实验,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将r型细菌穗敬转化为s型细菌。”还有另外一个是艾弗里的离体细菌转化实验,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壳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肺炎链球菌不产生毒素,所以不会导致原发性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其致病原因是由于它含有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可以侵袭组织,首先会引起肺泡壁的水肿,然后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渗出,含菌的渗出液经Cohn孔向肺中央部分扩展,严重可累及几个肺段或整个肺叶。
格里菲斯以R型和S型菌株作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实验,他将活的、无毒的RⅡ型(无荚膜,菌落粗糙型)肺炎双球菌或加热杀死的首冲有毒的SⅢ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内,结果小白鼠安然无恙。
将活的、有毒的SⅢ型(有荚膜,菌落光滑型)肺炎双球菌或将大量经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Ⅲ型肺炎双球菌和少量无毒、活的RⅡ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分别注射到小白鼠体内,结果小白鼠患病死亡,并从小白鼠体内分离出活的SⅢ型菌。
外源DNA分子一旦找到它的内源同源体,这两个分子就可进行遗传交换了。交换的结果是使外源DNA被整合,而使同源的内源DNA分子从R型细菌的DNA中排斥出去,从而产生由R型细菌变为S型细菌的遗传转化。
转化是猜芹慎指受体细胞直接摄取供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将其同源部分进行碱基配对,组合到自己的基因中,从而获得供体细胞的某些遗传性状,这种变异现象,称为转化。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细菌学家弗雷德里克·格里菲斯于1928年发现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标签:里菲思,双球菌,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