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百书>百科知识>近八成异地工作者选择回本地发展

近八成异地工作者选择回本地发展

2023-08-31 06:10:57 编辑:join 浏览量:584

近八成异地工作者选择回本地发展

近八成异地工作者选择回本地发展

近八成异地工作者选择回本地发展 本文关键词:异地,工作者,选择,发展,近八成

近八成异地工作者选择回本地发展 本文简介:背井离乡,在几十年前,或许是迫不得已,但在如今,却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种大势所趋。

人往高处走,山里的娃想看山外的世界,农村的孩子要跳进大城市,县级市的年轻人一心奔省城,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把眼光投向一线城市。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巨大的劳动力市场,而信息、交通的日益发达,也让人才的流通速

近八成异地工作者选择回本地发展 本文内容:

背井离乡,在几十年前,或许是迫不得已,但在如今,却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种大势所趋。

人往高处走,山里的娃想看山外的世界,农村的孩子要跳进大城市,县级市的年轻人一心奔省城,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把眼光投向一线城市。

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巨大的劳动力市场,而信息、交通的日益发达,也让人才的流通速度不亚于高铁。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背井离乡”,离开家门是满怀信心,衣锦还乡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有多少人能在异地站稳脚跟?又有多少障碍在那个陌生的城市等待着他们呢?前程无忧

图1:个人在选择就业城市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客观因素

数据来源:51job

但当被问及薪资状况时,51%的异地求职者都表示,自己目前的薪资水平低于自己当初的要求。仅4%的人拿到了高于自己要求的薪资。

调查结果也显示,去一线城市工作的异地求职者的薪资要求并不是太高,与华东地区相比,期望薪资在8000元/月以上的比例相差无几,3000—5999元/月的薪资要求均占半成左右。

相比之下,去西北——西南地区

图2:各地区异地求职者的期望薪资

数据来源:51job

小雅是2010年大学毕业后到上海求职的,目前一个月的工资在3500左右,以上海的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来看,这样的工资待遇也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但是小雅还是愿意留在这里,即使不能有太多娱乐活动、不敢逛商场超市,她也能接受这份工资。

在小雅看来,眼前的首要目标是先在上海稳定下来站住脚跟,即使工资低一点,只要能过活就可以了。像小雅这样的异地工作者不是少数,越是在大城市,这样的想法就越普遍。对他们来说,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地工作,让自己融入这座城市就是异地求职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前程无忧职场专家也提醒异地求职者,抱着先留下来混口饭吃、等立足脚再跳槽的思想十分危险,不仅你无法安心工作,还会因为开支紧张而打击到你继续求职的信念。另外,过低的工资很有可能对你的下一次求职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刚毕业在异地求职的大学生,作为基础,第一份工作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求职者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和高度。

异地求职,压力来自生活成本

住宿问题伤不起

异地求职最大的困难有哪些?

通过本次调查,住宿问题成为第一大困难,其次分别是遭遇排外、不适应人文环境、户口问题、不适应硬件环境、饮食不习惯。

在近半数的受调查者心目中,住宿问题真的是让他们伤透脑筋。尤其在如今房价高处不胜寒的时代,连本地人都为之烦恼更何况是这些毫无背景的异乡人。

多数人在初次异地求职时,都选择了租房来解决住宿问题,但是目前大多数房东都希望租客能长久稳定,合约至少半年一签,付二押一已是仁至义尽,这对于工作还没着落的异地人来说,压力不小。而那些廉价的日租旅馆市场,也是鱼龙混杂,有的甚至是安全隐患重重。年初在上海备受关注的胶囊旅馆就因为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而被叫停。当然,也有比较幸运的人可以寄宿在亲友家。这也是24%异地求职者在选择目标城市时会考虑的重要主观因素——有亲友在,至少在困难时刻,亲友可以帮上一把,不至于自己单枪匹马、一无所靠。

但是,住亲友家也不是长久的事情,长期打扰别人的正常生活,说不定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租房,始终是无法躲避的一个重大问题。你要准备的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本次调查中显示,60%的异地求职者表示,租房是自己最大的成本开销。尤其在大中型城市,房租更是给这些初来乍到、工资一般的异地求职者们带来不小的压力。

以上海为例:1500元能在上海市区非常陈旧的公房里租到一间15平米的房间,还得是和别人合租;800元能在上海外环内中环外租到一间8平米的小房间,搞不好还是群租。在本次调查中,30%的人只能接受房租不超过月薪的20%,36%的人能接受房租是自己月薪的20%~30%,17%的人能接受房租是月薪的30%~40%。

在北京工作2年的汪洋,至今都不敢告诉父母自己住的是地下室,而且还是地下3层。

今年年初因为涨了工资,于是他加了300块钱,从无窗的房间搬到了有窗的房间,说是有窗,也只不过是对着走廊过道,空气还是地下室的空气,但至少自己不再是原来那个被闷在罐头里的“午餐肉”了。而这些种种艰辛,是本地人所不能体会到的。

“不愿回到那个小房间面壁,情愿留在公司里加班”,外地员工“玩命工作”的精神往往是本地员工所不及的。

某公司主管就表示,更喜欢招聘外地员工,“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更努力地工作,他们把公司当成家,把工作当成生活。”

其手下本地员工就表示,异地员工的这一做法给他造成很大的压力,如今他会减少下班后和朋友出去吃饭打牌的次数,而增加了自觉加班的次数。

身处异地,衣食住行一样都没法省。在“异地求职者的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40%的异地求职者会因为生活成本过高而产生放弃异地求职的念头。

51jobBBS针对论坛网友的一项调查显示,36%的异地工作者的心理压力都源自于生活成本太高,而来自于职业竞争的压力仅为其一半都不到。

异地工作者只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凭借智慧和努力,顺应职场的竞技规律,地域不是问题。

因此,无忧职场顾问提醒即将前往异地求职的朋友,尽可能详细地了解目标城市的生活成本,对自己的求职方向做好定位,尤其在面试谈薪时,不要一味委曲求全,核算好自己异地求职的各项成本,对即将面对的困难做好充分心理准备,这样才不至于因为生活压力而阻碍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遭遇本地人的排外也是一些异地求职者的痛处。因为语言不通,造成异地求职者与本地员工的交流沟通有一定障碍,难以融入本地人的圈子,使他们感觉自己特别孤僻、怪异。

其实,如今的城市开放度越来越高,歧视性的排外现象已经少见,只要异乡人放下心结,敢于迈出和本地人交流的第一步,就会发觉,其实事情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糟。

四川人小乐初到上海时,完全听不懂上海同事们平时闲聊的内容,大家也只有在谈论工作的时候才会因为她而讲普通话。

小乐倒也落落大方,时不时会说一句大家都听不懂的上海话,并询问上海同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久而久之,她和本地同事也渐渐打成了一片,自己的上海话也进步了不少。

异地求职,谁说一定要留在这里?

74%的异地工作者会回家乡

迎难而上是种精神,知难而退是种方法。

生活成本过高、人脉不通、太想家太孤独、遭遇求职陷阱等等,都是异地求职者面对的种种“难”。

在本次调查中,这些都是动摇大家异地求职的信念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有一些原因会让异地求职者主动选择回家乡发展。比如,家乡的机会逐渐增多。

有网友表示,同等的职位和薪资,如果我在自己家乡也能得到,那为何还要苦苦硬撑在这繁华都市?

回家工作,没有了生活压力,离家人又近,岂不是更轻松!

家乡的充足人脉对这些异地求职者也充满诱惑,凭借自己在异地积累的工作经验,加上从小积累的人脉关系,回到家乡岂不成了一块“香饽饽”?

另外,为了家庭而选择回家发展的受访者占到了37%,可见家人的影响对异地求职者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所有受访者中,74%的人都表示,今后会回到家乡发展,其中,在异地工作3—5年就回家的人占了多数。

阿邦就给自己5年的时间在广州打拼,成也5年败也5年,无论是否有成就,5年后他就回家娶妻生子孝敬父母。

异地求职是他给自己一个快速成长的机会,独在异乡为异客,即使呆习惯了,也只是熟客,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才有做主人的感觉,“我的地盘我做主嘛!”

前程无忧职场专家:择业,地域不是最重要的

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变换城市,向经济发达城市进军,在个人职业生涯进程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择业是否成功,地域并不是主要矛盾,最关键的是必须找到自己适合而且能胜任的工作为载体,才能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

有不少异地求职者在异地求职时,过于盲目,人云亦云,没有目标。

城市发达不代表就一定适合你,可能你在本地可以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去了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就未必;求职失败也未必要归咎于这座城市,为此而频繁地跨城市求职,只会让自己不断碰壁。因此,在选择目标城市前,不妨先做一下自测:

专业优势

专业的冷热门与城市、地域会有一定的关联,你的专业是否是那座城市所需要的?

心理素质

独身在外,一切都要靠自己打理。

除了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有时还要抵抗孤单侵袭,你能扛得住吗?

人脉关系

亲友、老乡、同学,都是你人脉关系网中的一员,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城市信息,比自己乱打听要可靠实际的多。

家人支持

要远离家人独自在外,若不能得到家人、爱人的理解和支持,则会严重打击到求职、工作的积极性。

核算成本

目标城市的消费水平如何?

目标薪酬是多少?每月开支预算多少?这些可不是“到时候再说”的事情,走一步算一步,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异地求职,不再是一张车票就能搞定的事情,在马上要动身去异地求职的前夕,不妨再问问自己,这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吗?

标签:异地,工作者,八成

版权声明:文章由 酷百书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kubaishu.com/article/36678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