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中医该怎么开始入门学习?
作为中医人,当然想成就明医。可是,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中医,才能有所成就呢?
(一)对名老中医成才经验的总结
有人通过文献研究法对81位名老中医的成才经验进行总结,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学医动机上是笃信中医且立志明确;(2)传承模式主要为家传师授,辅以科班;(3)读书学习方面是熟读经典,博览群书;(4)临床实践上勤学持恒,善悟创新;(5)治学态度秉持虚心善问,博采众长。
也有人对30位国医大师进行统计文献分析,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共同之处:(1)从医者品德修养高尚,终身热爱中医事业;(2)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是国医大师成才最直接、最有效的模式;(3)国医大师在成长历程中都熟读、反复背诵、专心钻研《伤寒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4)开展中医科研、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弘扬中医是国医大师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近年来对名老中医成才因素的文献研究综合统计可以概括为读经典、多临床、爱中医、拜名师、有悟性、多总结六大因素。“读经典”是知识基础,“多临床”是中心工作,“爱中医”是内在动力,“拜名师”是提升能力,“有悟性”是认知条件,“多总结”是促进手段。
(二)我们应该如何做?
一则,多读经典,反复读经典,时时不离经典。
之所以强调经典,是由于自古名家出经典,纵观历代名医,有突出成就者,几乎均是从经典起家。
作为中医人,我非常重视《内经》,我认为,中医人必须学习《内经》,人人都不能例外。我给弟子们逐字逐句讲解《内经》。《内经》内涵治病养生之理,有了理,才能指导法、方和药。所以,明理远比学习方药更重要。每一个真正的中医人,都必然是明理知道之人。
有人持否定意见,认为读经典不一定有用。其言:“我认识的几位北京知名的老中医,大多故去了,有俩都不认识几个字,又如何解释我爷爷今年99,从来没读过《内经》,也没看过本草……照样救人无数,包括医院定性肺癌中晚期的。虽然读书好处多多,但并不代表不读书就成不了好中医,说不读《内经》就……这是曲解了中医,是唯读书论。没有《黄帝内经》之前照样有好中医。”
建议读者千万别认为不读书一样可以成就明医,或许过去的时代可以,今时却绝对不可以了。且不说今时识字已经具有普遍性,就说《内经》里所内涵的正信正念,若不去读,如何学到呢?除非天资聪颖,不学而知者,我们都不是这样的人,还是要老老实实地读《内经》。
当代任应秋教授非常欣赏黄宗羲“先穷经,后证史”的治学方法,他说:“学好经典,才可以左右逢源,事半功倍。这是学习中医学的大路、正门,如果舍正路而弗由,又欲期其有成,那是很困难的。”所以姜春华教授随父亲学医,其父告诫说:“《伤寒》《内经》如四子书,必须扎实学好”。
我是中医人,我的专业是针灸,我格外重视《内经》,平时常常研读《内经》,我有以下几点体会,愿意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其一,句句去悟,不必贪多。《内经》中几乎每个句子都内涵深意,读一句就细细咀嚼一句,慢慢体味,结合临床去体味,往往越体味越有收获。若能把一句经典体味透了,远胜过泛读几篇。
其二,边读边思,多书互参。《内经》的经文言简意赅,蕴意深奥,其中很多要领在文字之外,需要参考诸书著述,反复钻研比较,加以精细思考,方能有所领悟。正如当代大医朱良春先生所言:“其中含有许多深奥的精义,要经过刻苦钻研,下一番苦功夫去‘心悟’,才能有所得。”
其三,结合临床,不离临床。读《内经》切忌闭门造车,一定要切合临床。因为《内经》中许多的原理与方法,是从临床得来,书面难以真正理解其内涵,因此还必须结合实践,只有在临床运用中得到印证,才能切身感悟其深意。
其四,读过再读,常读常新。《内经》不是读一遍就过了的,而是需要常读常温。研读《内经》,这是我们每个中医人一辈子的事情,《内经》中的涵义甚深,不同的临床阅历,有不同的感悟。越是临床,对于《内经》的理解也就越深。临床多年后再结合所遇到的问题回头温习《内经》,时时会有“常读常新”而“别有洞天”之感。“经典不厌百回读”,此之谓也。
阅读《名老中医之路》可知,绝大多数名老中医都认为《内经》是最重要的中医经典。作为中医人非读《内经》不可,读的越精,收获就越大。
二则,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
现代中医药院校多采用西医院校的培养模式,即先学习四年理论,最近一年再上临床实习。我当年读大学时就是这样过来的。我自己体会,这种模式非常不合理。一方面,前面四年所学的知识,上了临床几乎忘光了;另一方面,理论不能切合临床,学的非常枯涩乏味,缺乏兴趣。事实上,中医理论的内涵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深刻领悟,所以如此教育模式是不符合中医教育的客观规律的。
那么,应该如何做呢?我的主张是尽早临床,边学习,边临床,在学习中医的第一年,甚至第一个月,就开始接触临床。这样不仅能提高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掌握,而且可以准确地用理论指导实践。
要想快速成长起来,中医学子就一定要从临床中去进取,理论与实践一体会,这样才能按照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形式去进步。古代的师带徒模式即是如此培养弟子的。我目前在选择中医工作室培养中医弟子,我所采取的也是这种模式。
三则,正心
热爱中医是学好中医的内在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愿意学习中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爱中医,信中医,对中医有兴趣。
学习中医绝非简单的过程,而是要历时数年,其间需要付出许多精力和时间,可以说,学习的过程非常辛苦。这就要求学习中医者要先正心。
正心包括几个方面,其一,信中医,对中医理论有信心,对中医治病有信心,对中医的未来有信心;其二,爱中医,对中医有热情,有兴趣,这是坚持学习中医,数年甚至数十年不动摇的关键;其三,有远大理想,或为了传承绝学,或为了治病救人,或为了实现人生抱负,总之,要有舍身进取的精神。
中医属于精英教育,中医的未来非常美好。中医学子在准备学习中医之前,应该正确审视自己的兴趣爱好,若在学习期间丧失热忱应及时调换专业,以免增加学习负担与心理压力,更会妄耗许多时间。
小结:
综上所述,“读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几乎是所有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公认的中医成才的经典路径学历起点。我们要想学好中医,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地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必然会有所成就。
再者,中医人人可学,学历低的人也不要气馁。有人统计发现,学历对中医成才虽具有较大影响,但成才结果与学历高低并无恒定的递进联系,学历高低并非是决定因素。在我看来,只要高中毕业了,有了一定的文化功底,那么,就可以学习中医。只要自己能不懈努力,并且遵循正确的途径,必然会有所成就的。
建议每位中医学子都不妨读一读《名老中医之路》。这是一本真正的中医励志之书,读后必然会有发奋的动力。若某个时候学习中医的动力不足了,建议不妨再读此书。(董洪涛)
普通人怎么入门中医?四大基础书籍走起!
学中医应该从认识中药药材开始入门,因为中药认识中药药材是最基本的,只有认识药材以后才能更好的根据病情配药。
中医的入门学习应该从人体的经脉入手,然后就是各种中药材的药性等中医的基本常识。
想学中医,应该先购买一些跟中医相关的书籍来了解关于中医的知识,其次找准老师,跟随正规的医学机构学习。
标签:入门,中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