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亿基建有哪些影响?
为应对突发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基建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托底作用逐渐凸显。不同于2008年的一揽子...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传统基建以“铁公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为代表,聚焦于交通、能源等领域;...
1
“新基建”:补短板,促创新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基础设施,也是新型建设:宽口径的广义新基建侧重补短板,窄口径的狭义新基建则更重创新。2018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以来,基建补短板力度逐渐加大。此次疫情暴露出了物流短板、交运短板以及医疗短板,直接带动医疗、卫生领域成为补短板发力方向,如黑龙江2月发布《关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具体措施的通知》将公共卫生防控能力、物资储备体系、公共环境卫生等补短板项目纳入“百大项目”加以推进;也加大了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等保就业、促民生领域的补短板需求,如广东3月发布的《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着重补足高等教育、应急保障等民生短板。
另外,201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后,“新基建”也逐渐驶入发展快车道。此次疫情导致的实体经济停摆,加速推动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也带动高端基建投资增长、填补基础设施建设空白。从目前公布的今年重点项目建设清单看,多地都计划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精尖产业作为主要发力方向,新型信息通信、城域物联专网建设也成为基础设施重点。立足当前,“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数联”的全面升级要求“新基建”满足全新需求;放眼未来,信息产业势必成为信息时代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基建”也应为未来的技术发展留出余地、朝未来的全新时代超前布局。
2
“老基建”:
中央投资加快下达,地方投资加速推进
在“新基建”水涨船高的同时,政策率先聚焦于“老基建”领域:从中央看,发改委3月5日消息称下一步将抓紧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铁路、机场、重大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从地方看,各地列出的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中,高速公路、高铁、能源等领域仍是重要部分。这与传统基建对于产业链的拉动效应有关。从传统基建产业链看,基建投资牵动着上游的房屋建设、专业工程、装修装饰、园林工程,再上游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以及相关的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行业也息息相关。且传统基建项目能够加快发挥投资效能:加大新投资项目的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储备与前期准备,便能显著带动产业链运营、加快投资周转速度、迅速转化为消费能力。
另外,资金来源对于基建投资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3月8日,今年已发行地方债1.29万亿元,募资用途向基建倾斜的特征较为明显,其中传统基建仍占较大比重。且去年下半年起地方专项债券可作为铁路、机场、收费公路、水利工程等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专项债用于资本金能够放大杠杆效应,叠加基建投资的乘数效应,将进一步引导社会资金加大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因此从短期配置看,“老基建”会迎来政策红利与资本追捧。其中,在“疫”后重建、刺激经济的政策重心下,顺应“稳增长”趋势的传统基建项目更将获益,交通强国战略下的轨交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基建,以及中央部署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都将乘上东风。
从2008年的“四万亿”,到2020年的“新旧基建齐抓并举”,基建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提振作用不曾...
还是钢筋水泥的世界,大基建大投入大项目,又是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希望多真真的关注些民生项目,落实在实处。
只投工业,不投农业,工业是真金白银,农业是一纸文件。只想着怎么飞高,却忘了立国之本。可叹。。。。。
我国还在迅速的城镇化过程当中,截至2019年,我们的城镇化率刚刚超过60%,距离发达经济体的80%以上,还是有较大的空间。
目前,我们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在提升,这1%的背后是1000多万人口。而反观我们现在的超大城市和一线城市,虽然楼房越来越漂亮,商业中心越来越繁华,但是人口密度越来越高,道路越来越拥挤,停车越来越难,街道原来越狭小……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大型城市圈、超级城市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我国目前在不断推进和...
根据最新的消息基建投资额已增加到34万亿了。
为什么放出如此大量的基金投资额
首先是2月份的PMI惨遭血洗,只有35.7,代表经济短期萎靡,这也是因为疫情的影响。但是3、4月份PMI能不能重振雄风,谁也说不清楚。所以,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各省市都积极的在行动。
经济增长大家都知道靠三匹骏马来拉动。一只叫“出口”的马也因为疫情原因病怏怏,什么时候复原全凭天意。一只叫“消费”的马也被关在马廊里了,要走通还得看到5、6月份,疫情得到全面控制才可以。现...
同时,这次投资中还包括“新基建”...
为降低快疫情影响,加快复产复工,提振经济信心,目前全国很对省份都推出了巨额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从四川、重庆、陕西、河北、河南、云南、福建、浙江等省份公布投资总额高达25万亿。这将对经济社会产生如下影响:
1、带动产业,拉动经济发展: 基建将带动钢筋、水泥、工程机械等建筑原材料及相关上游产业链行业的发展,毕竟25万元不是个小数目,至少在会拉动该市场处于一定的活跃状态,极大拉动经济发展;
2、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基建开工进行时,不仅需...
这是一个伪命题。
25万亿也好,34万亿也好,这是地方政府推出的重点项目的预计投资总额。按照这个规模,如果全国各省都效仿的话,总的额度超过100万亿。
具体落实下来能有多少?还得等今年人大和政协大会的情况。
任何一项国家经济政策的出台,都是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如此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效果到底怎么样?财政是否可以承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到底怎么样?会不会扩大城乡差别?对供给侧改革的影响有多大?地方政府债务堰塞湖怎么化解?
对促进经济会大利好
标签: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