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过洋节
洋节日之风盛行,最大的推手恐怕非商家莫属。无论什么节,吸引来消费者就行。商家看中的就是洋节的“吸金力”,促销不仅仅是营利的噱头,更能打动消费者的还是实实在在的让利。据华林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近两年,该公司推出的营销活动,圣诞节是百货类商品唯一做通宵的节日。去年,圣诞节的单日销售额是平日的4~5倍,客流量比平时更是高出8倍。除圣诞节外,论及百货的销售情况,情人节次之,母亲节和父亲节再次之。而超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春节时销售额会大幅增加。
洋节日之于国人,无论是消费娱乐也好,还是追风图乐也罢,许多人担心的不单单是过一个节日,而是在接受一种文化。大同铁一中老师侯彬就不无感叹:一个西方的舶来节日,为何会在历史文化悠久,且不乏本土节日的我国如此受到追捧?洋节日受到追捧,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改革开放以后,外国文化逐渐渗入,其中自然包括“节日文化”;其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外国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其三,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变得贫乏、有限,甚至清明、重阳、七夕等那些过去被古人十分重视的节日,也被许多人淡忘了,“洋节”自然“乘虚而入”;其四,许多年轻人追求时尚,喜欢热闹的气氛,西方的节日则属于大社会的东西,比较轻松浪漫,注重情调,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容易受年轻人的喜欢。侯老师认为,外国节日作为对本国传统节日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十分正常的文化交流现象。毕竟让一个人懂得感恩,记得父母的生日,心怀家庭和祖国也是我们中华文化所传播的。我们应该教育年轻人在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髓的同时,不忘传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能一味地摒弃外来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要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应该注入更多先进的精神内涵,让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感受到节日的魅力,而不是肤浅的表象。
标签:过洋,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