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武当山金顶究竟是什么做的?有什么来历?
一、武当山金殿基本情况
武当山金殿,位于海拔武当山天柱峰顶端, 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等级最高的铜铸鎏金大殿。整个殿堂由20吨的精铜和300公斤的黄金铸造而成。金殿台基石材全部都是来自五亿年前的竹叶状化石和三叶虫化石 。
武当金殿内供真武祖师像,左有金童捧册,右有玉女执印,水火二将擎旗拔剑,神案下置玄武,俗称“龟蛇二将”,。后壁悬清康熙帝楷书“金光妙相”金匾。 武当山金殿金殿左为签房,是古代信士抽签、问卦的地方。右为印房,是古代专门为信士盖“神印”的场所。金殿后的父母殿,供奉真武父母。金顶前置“金钟玉罄”两座,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铸造。
1961年金殿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二、武当山的真武大帝信仰
武当山是我国道教圣地,兴起于汉唐,鼎盛于明朝,有“玄岳、大岳”之称。武当山道观供奉的主神为真武大帝,传说真武大帝就是在武当山修炼42年然后升天成神的。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荡魔天尊,全称北极镇天真武玄天大帝。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朝达到鼎盛,传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权的过程中,多次得到真武大帝的保佑,因此在武当山扩建道教宫观,并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供奉真武大帝。正是有了明皇帝的大力倡导,武当山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
金殿作为武当山道教建筑的精华,集能工巧匠智慧于一身。因为精巧的设计,有三大奇观:祖师出汗、海马吐雾、雷火炼殿,尤其是雷火炼殿,更令人叹为观止,殿内长明灯600多年长明不熄,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
如果你将来有机会到武当山一游,一定要到金殿去参观,一睹胜迹风采。
“历史上的武当山金顶究竟是什么做的?有什么来历?”我是九卿臣儒,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想大多数朋友跟我一样是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了解的武当山,在此也通过回答问题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武当山的历史梳理一下。在具体介绍武当山金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金顶这种建筑风格。
一、关于金顶:
金顶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建筑概念。地理概念一般是指名山的山顶,而建筑概念是指房屋的镏金屋顶,这种镏金屋顶多用于宫殿和寺院的主要殿堂,被称为金顶。
1、从地理概念来说,国内知名的名山金顶有四川峨眉山金顶、贵州梵净山金顶、湖北武当山金顶;
2、从建筑概念来说,金顶别称金瓦屋顶,是加盖在寺院主殿、佛殿、王宫屋顶和佛塔顶部上的特制金属屋顶瓦,是用铜铸造外镀纯金的一种豪华建筑装饰,这种建筑装饰和建筑风格唯藏民族所独有。
藏族金顶历史悠久,它的渊源有人说是藏族自己创造发明的,有人说是来源于古印度。从拉萨布达拉宫所藏唐卡和桑耶寺、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处壁画来看,始建于公元前800多年前的雍布拉岗,建于公元7世纪初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建于公元736年的桑耶寺等建筑均加盖有金顶。
二、武当山
武当山的在全国有七处之多,我的家乡河北邯郸武安就有一处古武当山景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它武当山。当然有金顶建筑的只有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武当山。
1、武当山的沿革及地理位置:
武当山,又名嵾(cēn)上山、太和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周围四百公里,号称“八百里武当”,山川秀丽,建筑规模宏伟,风景之美,超过五岳。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
2、武当山主要景点和道教建筑:
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风景名胜区以天柱峰为中心有上、下十八盘等险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顶”和“金殿叠影”等。
武当古建筑群可溯源至秦汉,许多隐士、道众在此结茅为庵。据《大岳太和山志》记载,早在1300 多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627-629年),均州守姚简就开始在武当山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是在武当山营建的开始。武当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得名。唐至德到大历期间(756-779)建“太乙”、“延昌”等宫观,乾宁三年(896年)建造神威武公新庙。宋代自太平兴国到宣和(976-1125年)又有比唐代规模更大的建筑,元代至元二十二年至泰定五年期间(1285-1328年),曾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到了元末,绝大部分毁于兵乱,现在仅存的有真庆宫石殿,天柱峰下小莲峰的旧铜殿和琼台石殿以及几片遗址。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督工营建武当山宫观。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落成净乐宫、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五龙宫、遇真宫、太和宫、复真观、元和观等共三十三个大建筑群和三十九座桥梁,登山的磴道,以及亭台等点缀性的小建筑,后来还继续兴建了一些补充性工程,从而建成了一座所谓“真武道场”。
三、明代武当宫观最精华建筑——太和宫金殿
1、太和宫和紫金城:
武当山的最高处是天柱峰,天柱峰的顶端就是金殿。金殿四周,在千仞危岩之上,建有雄伟的紫禁城,始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
紫禁城又叫皇城,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从里看墙体向外倒,从外看墙体向里斜,工程浩大而又艰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明嘉靖年间,太和宫又历时五年进行了扩建,使殿堂道房多达520间。而在那次扩建之后,这里的称谓有了变化,以金顶围墙为界,墙外面的称为“太和宫”,墙里面叫“紫金城”。“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可见当时大岳太和宫的地位仅次于北京的皇宫了。
2、金殿
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的金殿坐落在武当山主峰一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为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金殿全是铜铸部件铆榫拼合焊接成功的,从房脊到墙角,都焊成囫囵个儿,没有一点缝隙,面积约160 平方米。
殿高5.5米,宽5.8米,进深4.2米,重檐迭脊,翼角飞举,下设圆柱12根。殿基为精雕花岗石砌成,四周装饰华丽的玉石花栏杆。金殿内供祀着“真武大帝”鎏金铜像,面貌丰润,衣纹飘动重达10 吨。两旁金童拿着文簿,玉女托着宝印,水火二将执旗捧剑,神情各异。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
殿内栋梁和藻井都有精细的花纹图案。藻井上悬挂一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3、关于金殿建造的始末:
相传,明代朱元璋打天下时,在武当山被元朝兵马围困,只得退守山顶。当时山顶有个小石庙,庙里供着真武祖师。朱元璋磕头祷告:“北海玄天真武祖师,保佑我冲下山去,得帝以后,我住什么房子,你住什么房子,天下百姓朝拜我,一样朝拜你。”说罢,武当山刮起一阵怪风,成群的虎豹满山奔跑。山下元兵围困了几天,不见朱元璋影子,以为其早被野兽吃了,就退守撤围。朱元璋以为真武大帝显灵救了自己,他临死时,把四太子朱棣和太孙允炆喊到面前嘱咐:“武当山真武祖师保佑我打了天下,你们要把武当山庙字和京城宫殿修得一样好。”
公元1413 年(永乐十一年),为了报答真武帝君相助之恩及朱元璋的遗命,朱棣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听,役使30 多万军工民匠,大兴土木,用了近10 年时间,建成了武当山宫观,并赐名“大岳太和山”。永乐皇帝命令在天柱峰顶安置一座铜铸鎏金大殿,就是金殿的由来。
史料记载,金殿全部构件是在北京铸成后,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水运至武当山,拼装榫铆而成,距今刚好六百年历史。建造金殿的3000多件纯铜打造的筑殿零件,共消耗20吨精铜和上百公斤黄金。古代工匠们凝聚最高超的建筑智慧和手艺利用木质建筑的榫卯结构一点点拼接,终于完成了这座重檐庑殿式仿木结构的铜铸鎏金神殿。每一块部件都严密、准确地贴合,构成室内绝对避风藏气的环境。
相传要完成这样一件几乎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的杰作源于一种失传的制作工艺。工匠在组装前,先把水银加热融化,将黄金捶打成金片与水银相融制成“金泥”;组装时,把金泥涂抹在铜部件之间的贴合部位,再用炭火烘烤,使水银挥发。这样,铜部件之间就只留下纯金,恰好能堵住每个部件的接口。
想想当时的建筑工匠们,在武当山的至高之处,运用高超的建筑智慧,竭尽全力才能建造出如此浑然天成,几近奇迹的建筑艺术留给我们后人瞻仰。
从此天柱峰高,金殿耀日,晖映百里。
四、金殿三大奇观:
自明永乐年间这座金殿建成,天柱峰又称金顶,并且给这里带来了三大奇观。
1、永不熄灭的神灯
武当山金殿与真武神像长伴的长明灯,任凭风吹雨打至今长燃,距今600年从未熄灭,一灯如豆,千古长明。这盏灯从表面上看很普通,只是在上下双层结构当中有些特殊,上层装的是水,下层装的是灯油,灯芯是用蜡处理过的,如此简单的一盏灯,为什么能长明不熄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天柱峰顶天高风急,昼夜温差极大,还有雨雪都会导致灯火熄灭。
有人说长明灯之所以长明,要归功于殿中藻井上悬挂着一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其实不然,从这座金殿整体的铸造工艺来看,金殿各个构件之间没有任何的空隙,三面避风,殿门的特殊设计也能遮风挡雨,完全规避了空气的对流,所以不论殿外怎样的狂风暴雨,殿内都风平浪静,神灯如豆不动不摇,长明至今。
2、“祖帅出汗”与“海马吐雾”:
“祖帅出汗”是每当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流浃背;“海马吐雾”是天柱峰金殿屋脊上立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金兽金禽,其中只有一头金马,这个海马可以用诡异二字来形容,每逢下雨之时,海马仿佛活了一样,竟然可以吞云吐雾。在云雾当中马上就变成了烟霞,真是异常漂亮迷人。
形成此奇观的原因也是因为这座金殿的各构件结合十分严密,殿内密不透风,在铸造时已为各种铸件留有热胀冷缩的系数(写到此不得不为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艺术而在此叹服),使之严丝合缝,又留有余地。当空气中水分增多,气压突变时,神像上便出现了一层水珠,犹如出汗;而殿脊上的海马内部是空的,与金殿相通,严密的殿内的温热空气上升从“海马”口中“吐出”并发出声响,水气遇冷而成雾状。
3、雷火炼殿
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一个个盆大的火球在其旁来回滚动,任凭电闪雷鸣、震天裂地,但金殿却丝毫未损。雨过天晴,金殿经过雷震雨洗,倍加辉煌。
这一奇观一直被蒙上了神话的色彩。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神灵保护,真实的原因就是金殿它是一个导体,金殿与天柱峰合为一体,是一个良好的放电通道,雷雨之时,金殿和云中都充满了电荷,两者相互冲击,导致火球滚动,而同时它却又以巧妙地运用曲率不大的殿脊与脊饰物(龙、凤、马、鱼、狮),保证了出现炼殿奇观而又不被雷击。
可惜的是为了恢复金顶奇观和防雷,丹江口市于1980 年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再一次对金顶实施新的科学方案,安装了避雷网、避雷针。这一次,防雷问题解决了,但金殿的辉煌和“雷火炼殿”再也没有重现过。
五、国内其他知名金顶和著名铜建筑:
1、四川峨眉山金顶:
2、贵州梵净山金顶:
3、大昭寺:
4、北京颐和园万寿山铜屋:
5、昆明鸣凤山金殿:
6、故宫唯一的金顶建筑-雨花阁
以上是关于武当山金顶铜铸鎏金大殿的简单梳理和介绍,感谢朋友的提问,使我在查考和整理中对于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工艺和劳动人民的独特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能通过这样的问题共同学习和传承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我是九卿臣儒,用脚步丈量时光,用历史拓宽人生。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大家还能有一点帮助,请关注并评论,我们一起重温历史的动人之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请删,非常感谢)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上的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也是武当道教在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标志。
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太和宫,建成后嘉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封这座建在绝顶上的道宫为“大岳太和宫”。皇帝的嘉封使武当山的地位一举而成为五岳之首。
明嘉靖年间,太和宫又进行了扩建,使殿堂道房多达520间。而在那次扩建之后,这里的称谓有了变化,以金顶围墙为界,墙外面的称为“太和宫”,墙里面叫“紫金城”。“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可见当时大岳太和宫的地位仅次于北京的皇宫了。
太和宫整体建筑布局是依居天险、随山就势,充分利用其山形的自然起伏;在构筑上借其峻险而添其隆重,以达到肃穆庄严、大气滂礴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到垂悬中的稳重和独步云天的威严。古人赞为“千层楼阁空中起,万叠云山足下环”,并说这是“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
来过武当山的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空间学专家、建筑专家等无不惊叹大岳太和宫所反映出的建筑思想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高度的统一,高度评价这“旷古之杰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明永乐十四年,在武当山天柱峰建成太和宫。而那时,天柱峰绝顶四周并没有看到的这一圈城墙。明永乐十七年,明成祖朱棣命隆平候张信、驸马都尉沐昕营造天柱峰的紫金城。明成祖下诏对建城墙提出要求说:“金顶砌造四周城垣,其山本身不要修动,其墙务随地势高下,……务要坚固壮实。”
整个工程历时五年完工,用巨型条石砌筑的城墙周长344米,居险临危却又坚固稳重,犹如一道光环围绕金顶,让人叹为观止。城墙上按东西南北四方建筑了四座天门,以象征天阙。四座天门临绝云空,极力渲染天庭仙界的威严……
武当山的最高处是天柱峰,海拔1612米,天柱峰的顶端就是武当精华——金殿。古时金殿未有避雷设施,雷雨时,金殿四周往往电光闪烁,火球翻滚,景象绚丽万千,而每次雷击过后金殿不仅分毫未损,而且灿然如新,且有许多绝妙之处令人称奇。
在武当之巅天柱峰顶,巍然屹立着一座铜铸鎏金宫殿式的建筑——金殿。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正殿面积为13.7平方米,高为5.54米,重达数百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记载,金殿全部构件是在北京铸成后,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水运至武当山,拼装榫铆而成。
金殿建成伊始,就出现了三大奇观。其一是“祖帅出汗”:每当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流浃背;其二是“海马吐雾”:金殿屋脊上立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金兽金禽,其中有一头海马,每到夏季,当海马口中“吐出”串串白雾,并“喂喂”有声时,随后必有暴风雨荡涤金殿;其三是“雷火炼殿”: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一个个盆大的火球在其旁来回滚动,耀眼夺目,遇物碰撞即发生天崩地裂的巨响。有时雷电划破长空,如利剑直劈金殿,刹那间,武当山金顶金光万道,直射九霄,数十里外可见武当峰巅之上,红光冲天,其景如同火山喷发,惊心动魄,神奇壮观。
更令人称奇的是,任凭电闪雷鸣、震天裂地,但金殿却丝毫未损。雨过天晴,金殿经过雷震雨洗,倍加辉煌。于是,“雷火炼殿”就成了武当山金顶的最大奇观。民国初年,在金殿后立父母殿,左右立签房和印房。三幢建筑物粗俗简陋,三面包围,使金殿黯然失色。此后,金顶上屡遭雷击,说来也稀奇,雷击的是这三座建筑物,而金殿却岿然不动,于是人们说这是真武君打扫门前,不要它们碍手碍脚。
近年来,有关专家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发现,这座金殿的各构件结合十分严密,殿内密不透风,在铸造时已为各种铸件留有热胀冷缩的系数,使之严丝合缝,又留有余地。当空气中水分增多,气压突变时,神像上便出现了一层水珠,犹如出汗;而殿脊上的海马内部是空的,与金殿相通,严密的殿内的温热空气上升从“海马”口中“吐出”并发出声响,水气遇冷而成雾状。
至于“雷火炼殿”,原因是武当山气候多变,云层常带大量电荷。金殿屹立峰巅,是一个庞大的金属导体。当带电的积雨云移来时,云层与金殿底部之间形成巨大的电势差,就会使空气电离,产生电弧,也就是闪电。强大的电弧使周围空气剧烈膨胀而爆炸,看似火球并伴有雷鸣;而且金殿与天柱峰合为一体,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放电通道,又巧妙地利用曲率不大的殿脊与脊饰物(龙、凤、马、鱼、狮),保证了出现炼殿奇观而又不被雷击。
武当山金顶,也就是大岳太和宫的金殿,坐落在武当山主峰一天柱峰上,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它是由精铜和黄金打造。
关于武当山金顶的来历,就要从明永乐十年开始说起,当时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太和宫,这里我重点说下这座金殿,它是铜鎏金仿木结构的建筑,在明朝那个年代先不说花了多少钱,光是这座金殿就用了20吨的精铜和300公斤的黄金,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严密,看不出任何榫卯结合的痕迹,浑然一体。这些凝聚着建造金殿的工匠们的智慧和心血。金殿及塑像都是国家一级文物,非常珍贵,仅仅是每平方米所含黄金就有7.44两,这可真的可以称为一座纯金打造的金殿了。在建造这座金殿的时候工程十分浩大,动用了二十多万百姓,留下了北建故宫南修武当的壮举。
这座金殿所有的部件都是在北京铸造成型的,然后整体运送到武当的金顶之上,先不说当时是怎样把这些部件运送上来的,就说在这金顶之上是怎么把这些部件组装起来的,就够我们这些后人研究一辈子了。这座金殿是由铜件拼装而成的,要是想做到密不透风是很难的,但是没有难住当时的工匠们,他们把水银融化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将三百斤的金子锤成金片,扔到水银当中,慢慢的使其沉淀,然后用木炭轻轻搅动水银,金子就会在沉淀的过程中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汞金,最后把这些汞金,涂在金属构件榫卯的组接部位,最后再架起炭火烘烤,使汞金中的水银达到沸点,而挥发掉最后留下了纯金。这样金子就堵住了各个部件的接口缝隙,所以我们看不到金殿有焊接过的痕迹。
如果你觉得武当山只有金殿价值连城就错了,其实武当山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围绕金殿的那些金殿台基了,大部分的游客可能都会忽略它们,甚至连考古专家也是在2001年的时候才发现,它们可不是普通的石材,这些石材全部都是来自五亿年前的竹叶状化石和三叶虫化石,这样的化石在武当山金殿并不是一点,而是整个金殿的台基,可谓古人真的是太了不起了,在古代建筑当中能用化石铸造台基的,也只有武当山金殿了,可谓是千古一绝啊。
武当山金顶是道教真武大帝的道场,明代永乐年修建全顶是由黄铜加黄金炼制建造,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每年雨季出现雷劈金顶奇观为道教圣地增加了神秘色彩,使善男信女更加崇信,又有真武像前的长明灯加深道教的精气神的信奉力度,其实就是有人添油,殿内环境利于燃烧条件而已,都是建造工匠的智慧所现,体现道法自然本民族宗教的地位,而雷劈金顶奇观又能使金顶长年不锈,华夏的名山大川风景秀丽之地完全被宗教所占突出了神景圣地的华夏文明的底蕴
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下令敕建太和宫,建成后嘉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封这座建在绝顶上的道宫为“大岳太和宫”。皇帝的嘉封使武当山的地位一举而成为五岳之首。
明嘉靖年间,太和宫又进行了扩建,使殿堂道房多达520间。而在那次扩建之后,这里的称谓有了变化,以金顶围墙为界,墙外面的称为“太和宫”,墙里面叫“紫金城”。“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可见当时大岳太和宫的地位仅次于北京的皇宫了。
太和宫整体建筑布局是依居天险、随山就势,充分利用其山形的自然起伏;在构筑上借其峻险而添其隆重,以达到肃穆庄严、大气滂礴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到垂悬中的稳重和独步云天的威严。古人赞为“千层楼阁空中起,万叠云山足下环”,并说这是“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
来过武当山的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空间学专家、建筑专家等无不惊叹大岳太和宫所反映出的建筑思想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高度的统一,高度评价这“旷古之杰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明永乐十四年,在武当山天柱峰建成太和宫。而那时,天柱峰绝顶四周并没有看到的这一圈城墙。明永乐十七年,明成祖朱棣命隆平候张信、驸马都尉沐昕营造天柱峰的紫金城。明成祖下诏对建城墙提出要求说:“金顶砌造四周城垣,其山本身不要修动,其墙务随地势高下,……务要坚固壮实。”
整个工程历时五年完工,用巨型条石砌筑的城墙周长344米,居险临危却又坚固稳重,犹如一道光环围绕金顶,让人叹为观止。城墙上按东西南北四方建筑了四座天门,以象征天阙。四座天门临绝云空,极力渲染天庭仙界的威严……
倚天屠龙剑,金庸写的小说,武当山所以就出名了,很多人都是看小说;武当山,少林寺都是看的小说,电影里面的,这些东西宣传面特广,所以这些东西才出名,就相当于宣传片一样。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谢谢,武当山一般是道教烧香的位置,上面有道士,我去过一回武当山,上面的金顶还要门票,是不是黄金做的就不知道了?,金色的金鼎,我去的时候特地在那里待了两个小时,山上云雾缠绕,金色的一个小四方原型的烧香的地方,就像一个小庙吧!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朋友,谢谢
以前看过一个记录片,武当天柱峰有座铜结构的殿宇,称作“金殿”。介绍的建造工艺记不清了。好像是雪映金殿闪金光,所以称金顶。据说供奉的真武大帝像是按照明成祖朱棣的模样塑造的,武当山的道观好像是明王朝家庙的待遇,掌僧道司的官印。
小学那会儿看《上下五千年》,有一篇记载,李时珍采药上武当山还吃过瘪!
武当山金顶最早的建筑相传为东汉时的普光殿,唐、宋时改为光相寺,明洪武时宝昙和尚重修,为铁瓦殿。锡瓦、铜瓦两殿为明时别传和尚创建。金顶金殿为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创建的铜殿,万历皇帝朱栩钩题名“永明华藏寺”。
因为铜殿主要材料为掺金的青铜,铜是金属,又有金黄色光泽,所以铜殿又叫“金殿”。 而金殿所处的位置在山的最高峰的顶端,“金顶”由此而得名。据有关资料记载,金殿高二丈四尺五寸,广一丈三尺五寸,进深一丈三尺五寸,瓦柱门窗四壁全为掺金的青铜铸造,中供普贤菩萨像,旁列万尊小佛,门壁上雕刻全蜀山川道路图,工艺精湛,叹为观止。
当早晨朝阳照射山顶时,金殿迎着阳光闪烁,耀眼夺
标签:武当山,金顶,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