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百书>百科问答>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

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

2023-08-02 05:50:31 编辑:join 浏览量:621

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

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

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是一种微创超低温冷冻消融肿瘤的医疗技术,是氩气的冷隔绝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的结晶。临床证实,氩氦靶向治疗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肺癌、肝癌、脑肿癌、乳腺等实体肿瘤,与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及中医药结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1、氩氦刀治疗肝癌的机制 氩氦刀刀杆内通过循环冷媒物质—高压氩气,当气体通过金属杆尖端的蒸发器时,高压氩气的气压突然降低,会大量吸收周围的热量,而使金属杆尖部的气温下降到零下140℃-160℃。关于冷冻治疗基本机制主要有:1、细胞内冰晶形成和冰晶的机械损伤;

2、细胞脱水和皱缩,尤其是结合水减少,将改变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产生聚合作用;

3、细胞电解质毒性浓缩和PH值改变;

4、细胞膜脂蛋白成分变性;

5、血流淤积和微血栓形成。具体到氩氦刀治疗肝肿瘤的机理,取决于组织相对于超导刀的位置,在接近超导刀的区域,温度迅速下降至零下140℃-160℃左右,使冰晶迅速在细胞内外形成,其后的解冻期内,包膜的破裂及再水化作用将导致细胞死亡,离超导刀稍远的区域温度下降相对较慢,冰晶将在微静脉及微动脉内形成,因细胞壁阻碍细胞内的冰晶形成,溶液将从形成的冰晶内滤除,使得细胞间液张力过强,未冷冻的周围肝实质细胞将脱水以平衡,由此造成的化合物梯度将引起血管的膨胀,并在解冻期造成微血管的破裂,这样给细胞造成的短期缺氧将引起靶区内幸存的细胞死亡。因此治疗靶区细胞死亡是细胞内外冰晶形成,细胞脱水和电解质毒性浓缩,微血管破裂造成缺氧的联合作用。2、氩氦刀治疗肝癌的适应症及优点 其主要适应症是:

1、肿瘤直径小于3cm,可行根治性治疗;

2、合并严重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较差而不能耐受手术切除者;

3、主瘤切除后,余肝或切缘有残存者;

4、复发性肝癌,因余肝小,切除后肝功能可能失代偿者;

5、转移性多发小肝癌;

6、肿块较大,不能切除,可行分次治疗,或行肝癌冷冻治疗后瘤体缩小而行手术治疗;

7、肿瘤靠近大血管,无法行根治性切除者或术中发现左半肝或右半肝的大肝癌,边界不清,影像学显示无瘤侧肝脏组织明显代偿增大,达全肝50%以上,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或判断切除效果不佳者或转移性肝癌,原发灶可切除,肝内癌灶数目在3个以内者均可剖腹后行术中氩氦刀冷冻治疗。氩氦刀治疗肝肿瘤有其独特的优点:

1、出血少或无出血,冷冻可使小血管收缩甚至凝结,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2、疼痛不明显甚至无痛;

3、防止或减少术中癌细胞扩散;

4、冷冻免疫效应,冷冻有可能增强机体免疫反应,从而抑制残癌细胞;

5、可与其他治疗综合治疗,如介入治疗加氩氦刀治疗。3、氩氦刀治疗肝肿瘤并发症氩氦刀治疗肝肿瘤并发症包括:

1、出血:包括术后出血及术后出血。术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48h内,主要有经冷冻穿刺道出血和肝包膜冷冻破裂出血两种,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较轻者可通过保守治疗使出血得到控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病医院钱国军教授应用带外鞘的扩张管,术后经扩张管填塞明胶海绵和止血生物胶可显著减少出血发生。

2、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生于氩氦刀冷冻术后2周,临床上表现为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发生率很低,具体原因不明,可能与肝功能较差而冷冻范围较广有关。

3、急性肌红蛋白尿:冷冻术后急性肌红蛋白尿几乎在所有病例中都报道了,大多数情况下肌红蛋白尿只限于术后1~3天。在严重的病例中,肌红蛋白尿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肾衰,所以术前要检查肾功能,术后应用水化剂及利尿剂,并注意碱化尿液。

4、冷冻过程中临床温度过低,出现寒战,甚至冷休克。可使用一个在病人身体周围循环暖气加温的设备来控制温度,同时,静脉内或肌注地塞米松等对证治疗。

5、胆瘘、气胸、肠瘘等肝脏周围组织受到损伤后出现的并发症。因此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精确的定位,如果离周围重要组织太近,应剖腹行术中氩氦刀治疗。

6、其它并发症包括发热、胸腔积液、急性肺损伤和肝衰竭。

标签:消融,冷冻,技术

版权声明:文章由 酷百书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kubaishu.com/answer/335667.html
热门文章